(资料图)
10月20日,在象州县马坪镇大佃村的韭菜种植基地里,连片的韭菜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清香。田间地头,工人们正熟练地收割、捆扎,经过分拣、过磅的新鲜韭菜即将装车发往全国各地,从田间直达消费者的餐桌。这片35亩的种植基地负责人覃再新,正是大佃村特色韭菜产业发展的关键人物。
村民收割韭菜。
2023年,覃再新在外地考察规模化韭菜种植模式后,联合村民谭道金、覃树响共同发展韭菜产业。目前三人种植规模已达80余亩,并构建起产销一体化链条。在技术应用上,基地引入“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覃再新现场演示了通过手机APP远程操控灌溉的过程:“无论在何处,轻点屏幕就能完成田间喷淋作业”。这种智慧农业模式既提升了管理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遥控喷水淋韭菜。
经过三个月的科学管护,基地韭菜已进入丰产期,亩产稳定在4000-5000斤。今年国庆期间首茬收割10万斤,实现收入5万元;当前第二茬预计产量12万斤,按每斤1.2元的收购价测算,扣除人工成本后亩均收益可观。产业效益直接带动了本地就业,基地日均用工量达80-100人,按每斤0.4元计件支付,熟练工人日收入超200元,老年务工者也可获得120元左右。覃再新透露,每月发放的劳务费用约18-20万元,有效激活了农村闲散劳动力。
采用冰块保鲜进行装车。
收购商左宗隆特别赞赏大佃韭菜的品质:“这里的韭菜色泽墨绿、茎秆粗壮,长度控制在45公分内,特别适合全国市场流通”。当日收购的3.5万斤韭菜将发往东北、华东地区。这种“种植户+工人+收购商”的紧密协作模式,既保障了农产品销路,又形成了多方共赢格局。
大佃村韭菜种植基地。
马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大佃村的韭菜产业是镇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典型缩影。近年来,该镇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培训和市场拓展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培育韭菜、辣椒、百香果等特色产业,逐步构建起“一村一品”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能。
[责任编辑:linlin]
最资讯丨垃圾分类玩出新花样九龙坡区“小手拉大手”共绘绿色生活
手机遥控种韭菜!象州韭菜种植富民 就业增收两不误|微头条
实益达(002137.SZ):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上升471.34%
视焦点讯!海港vs町田:三外援PK双外援,李新翔首发,莱昂纳多替补
民间健身团队风采展示丨镇江市扬中市八桥镇阳光健身舞蹈队: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
为白血病患儿留存生命“种子” 重庆首例儿童卵巢组织冻存术实施
[快讯]电气风电:关于控股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暨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即时焦点
90岁老人癌症复发转移 重庆多学科医学团队攻克治疗“禁区”_快讯
希丁克谈荷甲进球多:我能接受3-3这样高比分,0-7已失去意义
高市早苗内阁名单公布
接手森林,他能拯救球队于水火?
新能源车锂电池市场分析-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