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正文
焦点资讯:三个转变 重庆让专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来源:第1眼TV-华龙网作者:洞察网2025-09-24 17:12:05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王钰)9月24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举行,介绍“十四五”时期现代化新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发展成效。

“中国专利奖的评选好比是专利界的‘奥运会’,能拿奖的专利说明不仅技术过硬,更能实实在在带动产业发展。”发布会问答环节,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范俊安介绍,重庆这几年获奖的专利,主要都集中在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可以说专利工作和产业发展是齐头并进的。这得益于重庆在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始终坚持“三个转变”。

第一个转变是从“广泛播种”转向“精耕细作”,让高价值专利布局更精准。在培育过程中,不是一味追求数量,而是紧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33618”产业集群需求,从产业“需求端”出发,倒逼创新“供给端”,最后再服务到产业“应用端”,形成一个闭环。五年来,重庆有计划的立项支持了119项高价值专利项目,累计支持项目资金4650万元,这些项目专利转化实施率达到97%以上,有效提升了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效能。

第二个转变是从“单打独斗”转向“组团攻坚”,集聚创新要素破解重点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建设重点产业创新联合体,把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联结,共同攻关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难题。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这些重点领域的专利“含金量”大幅提升,第25届中国专利奖获奖的金奖项目正是出自这些重点领域,这就是精准培育结出的硕果。

第三个转变是从“数量导向”转向“价值导向”,让专利成果更贴近市场。市知识产权局会同市教委、市科技局等部门,推动创新主体建立以专利转化运用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指导督促企业、高校、医院和科研机构调整优化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相关考核规定中唯数量指标的做法。不能只是看专利的数量,还要看专利的质量,要看专利转化运用的成效,这样就促进产出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价值专利。

通过以上三个转变,重庆成功推动了一批高价值专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关链接:

华龙直播|“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介绍“十四五”时期现代化新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发展成效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洞察网 最新资讯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