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正文
组图 | 重庆“可食菊花”来了 重塑花卉产业“可观可品”新形态 今日热门
来源:第1眼TV-华龙网作者:洞察网2025-11-20 06:07:27


(相关资料图)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冯珊)你见过可以吃的菊花吗?菊花粥、菊花酸菜鱼、菊花肉丸、凉拌菊花、菊花饺子、菊花饼……这一桌由重庆市农科院培育赏食两用菊花打造的“菊花宴”,正打破人们对菊花的传统认知。这些赏食两用菊花新品种,由市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花卉创新团队历经数年培育而成,兼具花型好、口感佳、食用方式多、营养丰富的特点。​

11月19日,记者走进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发中心的菊花种植基地,白色、黄色、粉色、紫色等各色菊花迎着阳光盛放。露地田间的菊花舒展烂漫,一旁大棚内的花朵更是开得热烈,单朵花大小堪比餐盘,花型包裹紧实、姿态优美,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菊香。

记者随手摘下一朵黄色菊花花瓣品尝,口感绵软清香,带着淡淡的菊花清苦,回味甘甜,而粉紫色花瓣则清脆甜爽,几乎尝不出苦味。这些打破“只可观赏”局限的赏食两用菊花,为重庆农业产业融合注入了科技动能。

“以前花卉产业多停留在观赏层面,产业链短、附加值低,这也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痛点。”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花卉创新团队首席陈媛介绍,自2021年起,团队便主攻赏食两用花卉研究,初期引进34个食用花卉品种,历经数年筛选培育,最终选育出4个适配重庆气候条件的食用菊花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花型优美、色泽丰富,更兼具营养与口感优势,含有花青素、类黄酮、挥发油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备清肝明目、抗氧化等药食同源功效。

“科研培育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市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花卉创新团队科研人员郭航告诉记者,重庆夏季高温,易导致菊花停止生长,11月花期时节阴雨天气多,又直接影响花朵品质,病虫害防治也面临不少挑战。为破解这些难题,团队通过优化设施栽培技术、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手段,攻克了菊花的气候适应性问题,还探索出“露地+设施”结合的种植模式。

“设施栽培的食用菊花经济效益更高,一平方米可摆放4盆,单盆开花 10朵,每朵按20元计算,一亩地一季产值可达50万元,一年可种植三到四季。”现场陈媛给记者简单地算了一笔“科技账”,这项科研成果的市场潜力值得期待。

在科研赋能下,赏食两用菊花正逐步构建起“全产业链研发体系”。陈媛介绍,团队不仅在育种端持续发力,未来还将从三个方向推进:进一步增强菊花对重庆气候的适应性、改善口感风味、提高功能成分含量,比如通过生物技术调控苦味基因,培育无苦味品种,同时优化花瓣的厚度与大小;在产品应用上,除了已开发的多种餐饮形态,还计划推动菊花与重庆火锅深度融合,让鲜食菊花成为火锅餐桌上的特色菜品;此外,团队还在探索菊花功能成分的提取工艺,未来有望开发出保健类产品,实现花卉与大健康产业的跨界融合。

目前,这项科研成果已吸引多个区县农业园区前来考察调研,预计明年将在多地推广种植,相关食用菊花产品也将正式上市。

“‘赏菊、采菊、品菊’一体化的新模式,能为乡村休闲农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传统花卉产业向‘可观、可采、可品、可游’的三产融合形态转型。”陈媛表示,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强化科研攻关,同时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让更多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为农文旅融合、农业与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让 “科技之花”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绽放更大价值。​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洞察网 最新资讯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