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正文
今日热门!术中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2遍 重庆医生成功为患者切除罕见巨型肿瘤
来源:第1眼TV-华龙网作者:洞察网2025-11-04 06:10:55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唐雨)罕见肿瘤连接3条异常动脉,术中大出血1万毫升,患者全身血液换了2遍……11月3日,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胸外科主任赵高峰教授团队成功完成1例“无人敢做的手术”。


【资料图】

肿瘤直径超20厘米 患者2次手术均失败

50多岁的施先生来自江津,10多年前,他发现左侧胸腔长出约8厘米的纵隔肿瘤。纵隔位于两肺之间的心脏区域。该区域有心脏及出入心脏的大血管、食管、气管、胸腺、神经及淋巴组织等,因此,纵隔肿瘤手术难度一般较大。

第一次手术时,医生们打开胸腔就遭遇意想不到的挑战,肿瘤血供极其丰富,术中大出血的风险太高了。为确保患者安全,医疗团队不得不终止手术。

这个肿瘤一直困扰着施先生,时常使他夜不能寐。今年,他左侧胸部闷胀疼痛感愈发强烈,检查发现,肿瘤直径已超20厘米,严重压迫到邻近的心脏、大血管、肺脏等。他在某三甲医院尝试接受第二次手术。不料,医生打开胸腔仅10多分钟,出血量就高达1500毫升,医生反复尝试后无法控制出血,手术再次被迫中止。

多学科协作 实施血管介入栓塞术

“你再去其他大医院问一问吧。”施先生对妻子说。

他的妻子带着报告来到重医附一院,赵高峰在仔细查看报告后告之,“这个纵隔肿瘤非常罕见,我从医20多年也是第一次见这种特殊血供的巨大肿瘤。”

患者的肿瘤犹如一个“血管球”,大大小小的滋养血管超过20支。更为异常的是,乳内动脉、胃左动脉、肋间动脉、左锁骨下动脉等动脉血管都在给肿瘤供血,而且每条动脉血管直径都是普通人的2-3倍粗。

“我们得搏一把,救救他。”面对患者的恳求,赵高峰团队经过约1周的评估商讨后,决定为施先生做手术。

面对这一极端复杂的病例,医院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机制,来自胸外科、血管外科、胃肠外科、输血科、麻醉科、特需ICU等领域的专家多次深入细致讨论,制定出一个周全缜密的“作战计划”。

为降低术中大出血风险,手术前一天,血管外科医生为施先生做了血管介入栓塞术,封堵3条为肿瘤供血的动脉。

总出血量达1万毫升左右 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两遍

手术当天,胃肠外科团队首先成功完成左膈下动脉、胃左动脉来源的阻断。随后,胸外科赵高峰教授及房渝副主任医师团队上手术台,当他们沿着施先生前2次手术的切口打开胸壁时,出血汹涌、鲜血汩汩,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放弃从原切口进入,开口向下移!”赵高峰迅速作出调整。开胸成功,20多厘米的巨大肿瘤终于“露面”,更大的挑战来了——瘤体表面血管粗大、迂曲,肿瘤与前方及左侧与胸壁粘连致密,操作空间逼仄。尽管术前封堵了动脉,但多条细小血管出血严重。

“我低下头之前看了一眼钟表,再抬头,已经是6个小时以后了!”赵高峰称,在这台艰苦的手术中,麻醉团队精准调控患者生命体征,输血科保障血液制品供应。手术从下午2点持续到次日凌晨1点,虽然术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止血措施,总出血量仍然高达1万毫升左右,相当于施先生全身的血液换了2遍,巨大肿瘤终于被完整切除。

“手术虽然艰难,但顺利成功!”听到赵高峰教授这句话,心急如焚的家属喜极而泣。术后,施先生被转入特需ICU,平稳度过了危险期。

目前,施先生已顺利出院。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洞察网 最新资讯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