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正文
今日看点:2分钟内60万市民收到预警 重庆让预警跑在成灾之前
来源:第1眼TV-华龙网作者:洞察网2025-10-14 12:03:39


【资料图】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梁浩楠)10月14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姜瑾介绍,“十四五”以来,面对山区库区复杂气候条件带来的精准预警难题,重庆聚焦预警、叫应、转移三个关键环节,推进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并取得了阶段成效。

“预警”的关键词是“递进式”。重庆创新建立“提前24小时预测——提前6小时研判——提前2小时临灾预警——雨中滚动跟进”的分段式递进预警机制,通过由远及近、逐步修正的方式,努力兼顾预警的提前量和精准度,为应对争取宝贵时间。目前,重庆预警短信发布速率可达每秒4500条,预警信息可在5~10分钟内送达社会公众,让预警跑在成灾之前。

“叫应”的关键词就是“全方位”。重庆构建了“面—块—线—点”四个维度相结合的立体化叫应网络。通过“重庆综合预警”APP、电视广播等渠道,覆盖更广的市民,做到广泛叫应到“面”;通过“一行业一措施、一乡镇一方案、一岗位一指令”智能预警发布体系,将应对措施分门别类下达到区县各镇街和各行业部门,靶向叫应到“块”和“线”;通过应急大喇叭、卫星预警叫应设施、入户叫应装置等现代手段,并配合鸣锣敲门等传统方式,将预警传达到末梢,精准叫应到“点”。今年7月,在应对“7·8”强降雨过程中,不到2分钟,就有60万市民的手机收到了预警短信,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转移”的关键词是“提前量”。重庆按照“三个必转”的要求,坚持“白天提前转、夜间不冒险”强调应转早转;根据风险情况还要适当扩大转移范围,确保应转尽转;明确避难场所、组织应急演练、熟悉转移路线,实现应转快转。

“十四五”期间,我市新增了2.2万个临时避难场所,确保农村地区的全覆盖;针对农村地区散居的情况,重庆大力推广“十户联防”互助机制,确保避险转移一个不少。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效果是实实在在的,“十四五”期间重庆有40起成功避险转移案例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表彰。

相关链接:

华龙直播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一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成效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洞察网 最新资讯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