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第1眼TV-华龙网讯(李舒)重庆在应对极端高温天气、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稳定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10月13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市城市管理局局长肖庆华作相关介绍。
肖庆华介绍,“十四五”以来,重庆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从系统韧性、源头保障、智慧调度三个维度,全面提升供水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坚决守住供水安全这条城市生命线。
——着力增强系统的“基础韧性”
在应对夏季连续极端高温时,重庆通过综合分析气象、水文与实时用水数据,提前进行水源调配;依托网格化巡查机制,让管网漏损率降至8.8%以内;运用动态压力调控,实时优化区域供水平衡。这套“预测—巡查—调控”的组合策略,让重庆在面对历史性高温时,稳稳守住了“水龙头不停水”的民生底线。
——重点构建“多源互济”的供水格局
重庆坐拥两江,但更要善用两江。重庆建成16条跨江连山的互联互通管道,将长江、嘉陵江两大水源串联成网,实现六大片区供水互联、成水互调,形成“江水互补、片区联动”的韧性体系。同时,全市各区县全部建成应急备用水源,并定期开展实战演练。
——大力推进“智慧赋能”的风险防控
重庆打造“城市供水全周期管理”平台,构建了覆盖“原水—制水—输水—用水”全流程,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展示于一体的综合辅助决策系统。平台已覆盖全市所有区县,能够实时感知水厂运行状态、管网压力变化与水质动态。一旦出现管网爆漏、区域超载等风险,系统会自动预警并生成处置方案,大幅提升城市管理部门从发现到响应的速度与精准度,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
肖庆华表示,下一步,重庆将继续在提升供水安全韧性和智慧化管理两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筑牢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安全防线,让市民用水无忧。
相关链接:
[责任编辑: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