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曹妤)国庆、中秋双节将至,旅客出行需求持续攀升,铁路列车加开数量显著增加。在重庆机务段检修车间内,有一群特殊的“技术卫士”,他们以专业手段与“提质保量”较劲,专门为列车排查肉眼难辨的“内伤”,守护每一趟旅途的安全——他们就是铁路探伤工。
给列车“做体检” 揪出“看不见的隐患”
所谓探伤,通俗而言就是为火车进行“深度体检”。列车长期运行后,其关键零部件易出现肉眼无法察觉的小裂纹、内部损伤等“隐形病灶”。这些“内伤”若不及时发现,将直接威胁铁路运行安全。而探伤工的职责,便是运用专业探伤技术与设备,精准定位并排查这些隐藏问题,为列车安全运行筑牢第一道防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重庆机务段检修车间内,机器运转声与扳手敲击金属的脆响交织,形成一派忙碌的检修景象。记者在现场看到,探伤工们手持探伤仪器,或半蹲、或俯身于机车旁,身姿如钉在地面般稳定,目光紧紧锁定金属表面,细致扫描每一寸区域,从细微纹路中捕捉潜在的裂纹与损伤痕迹。
“节假日列车开行密度大、负载高,零部件磨损速度加快,我们的‘诊断’工作更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位探伤工向记者介绍,走行部、车钩、牵引装置、受电弓、电机小齿等机车关键部位,直接关系铁路运行安全,是他们每次探伤的重点排查对象,“这些部位藏着安全‘密码’,我们必须逐个破解,确保万无一失。”
“随时待命”成常态 坚守诠释责任担当
“探伤组,21道南方0078走行部需要探伤。”记者在现场见证,探伤工王萍刚完成一轮探伤作业返回班组,脸上还带着疲惫,对讲机里便传来新的任务指令。“马上来!”她迅速回应,随手拿起安全帽扣在头上,转身快步奔向检修现场。
这样的场景,在探伤工的工作中十分常见。常规检修仅是日常,“24小时待命”才是他们的工作常态:急动车深夜抵达江北,他们需披星戴月赶赴现场;刚回到家卸下一身疲惫,接到紧急探伤通知,又立刻折返车间;正午时分,库外机车被烈日烤得滚烫,他们依旧俯身在车底作业,脚下地面蒸腾的热气如同“热锅”,汗水很快浸湿工作服,却丝毫未影响手中操作的专注度。
“每天修程机车一到位,我们就得立刻跟上,一点都不能耽误。”探伤组赵明艳一边说着,目光已重新落回正在检测的车轴上,手中的探伤探头顺着金属纹路缓慢移动,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她介绍,磁粉探伤是最“磨人”的环节——为确保磁粉精准附着在金属缺陷处,操作时必须全神贯注,即便工作服上沾满检测粉末、手套被磨得发皱,也需保持高度专注。
用专注换安心 筑牢旅途安全屏障
探伤工作不仅考验技术,更考验体力与耐力。据了解,超声波探伤作业中,探伤工需保持站立姿势 30分钟至2小时;磁粉探伤则要连续“盯梢”一两个小时。长时间的高强度作业让体力消耗成倍增加,但他们手中的探头始终平稳不抖,眼中对细节的把控丝毫未漏。
“每一次合格的检测结果,都是列车安全运行的‘通行证’。”一位资深探伤工表示,他们深知自己的工作意义——每排查一处隐患,就为旅客旅途多添一份安全保障。
如今,当载满旅客的列车平稳驶过钢轨,车窗内映出人们期盼团圆的笑脸时,鲜少有人知道,这份旅途的安心与温暖,背后是重庆机务段探伤工们用专注与坚守筑起的安全屏障。这个双节,他们依旧会坚守在检修一线,以“找茬人”的严谨,守护每一趟列车的平安出行。
[责任编辑:linlin]
壹网壹创: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品牌提供全域的电子商务服务
看不见的隐患 看得见的坚守 铁路探伤工为列车 “深度体检”
每日观察!上证50指数涨幅扩大至2%,中信证券冲击涨停
生意社:9月29日鲁西化工异辛醇报价下跌
重庆万州、开州将有强降水 伴有雷电、阵性大风 当前聚焦
重庆火车站加开列车满足旅客国庆中秋假期出行需求|热讯
9月29日午间涨停复盘:52股涨停 万向钱潮11天7板-今日精选
杭州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沉浸式共享地道“重庆味” 重庆啤酒携手重庆火锅节邀你来打卡
观热点:一汽申请一种全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全固态电池专利,降低界面阻抗
重庆东站直达南坪 10月1日起高铁快车D536线开通
交运燃气:2025年中期净利润1310.1万元 同比下降14.08% 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