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正文
即时:【渝论】两江评 | 高铁站台该禁烟吗?需于平衡中觅文明出路
来源:第1眼TV-华龙网作者:洞察网2025-08-21 18:04:29

近日,#12306回应网友提议站台等候区禁烟#的话题登上热搜。有网友表示,旅客在站台吸烟,自己受到二手烟影响,建议在站台边等候列车处禁止吸烟,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对此,12306工作人员回应:车站站台多为露天环境,目前并无禁烟规定,车站通常会设置专门的吸烟区及灭烟设施。然而,这一回应并未平息公众的讨论,反而引发了更多思考。​

网友对高铁站台吸烟问题反应强烈,主要源于不少人在公共场合苦二手烟久矣。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将二手烟列为致癌物,其含有的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会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在高铁站台,即便处于露天环境,由于旅客出行较为集中,且步履匆匆,空气流通需要一定的时间,大量飘散的二手烟有时让路过的旅客无处可躲,这也是为何网友呼吁高铁站台禁烟的声音愈发高涨的主要原因。​


(资料图)

然而,站台全面禁烟并非易事。从法规层面看,目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仅明确规定了列车车厢内禁止吸烟,并没有对露天站台是否禁烟作出统一要求。这使得各地在执行时缺乏明确依据,只能由各车站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如济南东站采用“允许吸烟+引导管理”的方式,而像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这样的大型枢纽站,则采取了“全面禁烟+技术监管”的措施。不同站点管理标准的不同,也导致了执行效果的大不相同。从现实角度出发,我国目前吸烟人数超过3亿,许多吸烟者已经习惯在站台候车时吸烟,强行“一刀切”全面禁烟,执行起来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

高铁站台控烟管理,并非简单的“禁”与“不禁”之争,而是需要在保障公众健康、满足部分群体合理需求和考虑铁路运营实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种平衡的达成,需要构建系统性治理框架。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差异化的管理机制,根据站台的客流密度、空间结构、通风条件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控烟方案。对于客流量较小、通风良好的露天站台,或可采取“限时吸烟”模式,在列车停靠间隙的特定时段开放吸烟区,并通过广播等方式提醒乘客快速离开;对于客流量大、空间封闭的站台,或可设置指定吸烟区,通过合理的空间调整与规划,减少吸烟区对正常过往旅客的影响。

此外,还需加强宣传引导与服务保障。相关部门可利用站台的显示屏、广播等载体,常态化宣传二手烟的危害和控烟规定,提高乘客的文明意识。同时,还可通过12306APP等平台,提前向乘客告知不同车站的控烟政策。

高铁站台的控烟管理,不仅关乎公共健康,更体现着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在这场“禁”与“不禁”的争议背后,需要的是基于现实考量的理性平衡。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严格的执行措施和人性化的服务保障,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公共空间的行为边界,在个人习惯与他人权益间找到平衡点,让高铁站台拥有清新空气,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舒适的文明体验。

作者:陈长

编辑:曹叶

审核:杨洋

监制:白永茂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洞察网 最新资讯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