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正文
每日快播:巴南:屋顶光伏“点亮”绿色经济
来源:巴南区融媒体中心作者:洞察网2025-07-30 06:09:41

盛夏的重庆,连空气都翻涌着热浪。当城市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在巴南区大江科创城内,重庆铃耀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铃耀)的厂房楼顶,却上演着一场静默的能源革命——6万平方米的光伏面板将炽烈的阳光转化为汩汩电流,在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同时,更为城市迎峰度夏注入绿色动能。

屋顶“蓝海”:阳光“雕刻”的绿色工厂


【资料图】

走进重庆铃耀厂区,屋顶的景象令人震撼:1.8万块光伏板如蓝色海洋般铺展,在阳光下泛着幽蓝光泽。板间密布的薄膜电池,如精密的神经网络,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这个装机容量达1万千瓦的“屋顶电站”,年发电量超千万千瓦时,不仅能满足企业13%以上的用电需求,每年更是节省电费上百万元。

“今年7月,我们的光伏发电125万千瓦时,其中124万千瓦时被企业直接消纳,剩余电量并入国家电网。”重庆铃耀副总经理陈富全算了一笔账: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企业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通过售电获得额外收益,真正实现了“阳光变现”。更关键的是,光伏发电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数千吨,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工业力量。

巴南实践:绿色能源的规模化突围

重庆铃耀的案例,是巴南区光伏革命的缩影。

作为重庆工业重镇,近年来巴南区将屋顶光伏作为能源转型的突破口,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车棚顶面等空间广泛布局。

据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巴南区累计光伏项目并网612个(工商业63个),并网容量11.80万千瓦(工商业容量9.73万千瓦),在建项目48个(工商业23个),容量达3.44万千瓦(工商业容量3.33万千瓦),以能源的绿色低碳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庆夏季阳光资源丰富,屋顶光伏具有不占地、效率高、见效快等优势。”据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巴南供电中心六级职员曾林介绍,通过“自发自用”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余电上网”增加收益,光伏项目已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新引擎”。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种模式推动了能源消费侧向生产侧的转变,为城市能源安全提供了缓冲带。

阳光经济:从成本中心到价值中枢

在巴南,光伏的意义早已超越“节能”本身。

当光伏板与建筑、产业深度融合,一场关于能源利用的范式革命正在发生:技术赋能,薄膜电池、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让光伏发电效率持续提升,故障率大幅下降;模式创新,企业与电网形成“双向互动”,既保障自身用电稳定,又参与电力市场调节;生态共赢,光伏项目带动设计、安装、运维等产业链发展,创造数百个绿色就业岗位。

“过去,屋顶是闲置资源;现在,它是‘绿色银行’。”曾林的话道出了巴南光伏革命的本质——通过技术赋能与模式创新,让每一寸阳光都产生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未来已来:绿色动能助推高质量发展

站在“双碳”目标的历史坐标上,巴南区的光伏实践具有示范意义。

当传统工业与清洁能源深度融合,当“能耗大户”转型为“产能先锋”,经济发展的绿色底色愈发鲜明。

据数据显示,巴南区在建光伏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超344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2.4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53万吨。

阳光之下,巴南区的屋顶光伏矩阵正以静默而磅礴的力量,重塑着能源生产与消费的逻辑。这场由阳光引发的革命,不仅为城市迎峰度夏提供了解决方案,更昭示着一个真理:绿色发展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负担,而是机遇。

当更多企业加入“追光者”行列,阳光“变现”的故事,必将在更多领域续写新篇。(记者 刘纪湄 何龙飞)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洞察网 最新资讯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