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正文
新时代家校社如何协同育人?教育名家来渝支招-简讯
来源:上游新闻作者:洞察网2023-05-14 12:33:59

如何提升家校社共育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3日,第二届家校社共育三十人论坛在重庆两江新区华师中旭学校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湖北等地的教育名家齐聚山城,围绕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进行交流探讨。

鼓励学生做手脑双挥、行知合一的“小先生”


(资料图)

如何有效推进家校社协同并进?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带来了《以“新时代小先生行动”为例》的精彩报告。

他谈到,新时代的“小先生”是沿用了陶行知先生的理念,就是知识是即知即传,小孩子也可以教小孩子,甚至小孩子还可以教大人。

“新时代小先生行动”主张培养具有“生活力、实践力、学习力、自主力、合作力和创造力”的时代新人。

“学生最小的可以从幼儿园的大班做起,一直到高中生,都可以是‘新时代小先生’。”周洪宇说,鼓励学生要继承与发扬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立志做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小先生”,做手脑双挥、行知合一的“小先生”,做身心健康、阳光开朗的“小先生”。

“新时代小先生行动”如何有效推进家校社协同并进呢?他认为,首先要强化“新时代小先生”在学校教育主题阵地作用。把它作为培养学生的一种方式,鼓励“小先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可以开展“教学小先生”、“生活小先生”等。

其次,发挥其在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独特优势。可以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家风家训馆、亲子阅读体验基地、孝道主题公园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机会,引导“新时代小先生”在“即知即传”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打开学校边界让学生到实验室、社会大课堂中去学习

“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家校社共育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翟小宁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创新人才培养——家校社共育体系的新生态重建》为题作了主旨报告。

他认为,家庭、学校、社会是一个和而不同的教育共同体,“所谓‘和’即应该形成合力、构成和谐的整体;所谓‘不同’即各有特点、各有功用,不可取代,同时本质又是相通的。”

如何促进孩子的成长?翟小宁表示,社会无处不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也呼唤着新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智慧。ChatGPT为这个时代带来了一种新的挑战、新的机遇和新的生存与学习方式。

“在这样一个时代,提出问题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审美力。还有同理心,特别是爱心。”他说,教育应该培养能独立思考和有正确价值判断能力的人,培养仁爱智慧,提高思维品质,提升审美情趣,要珍惜好奇心。

因此,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温暖,学校也应该把爱作为教育的灵魂。如果我们给了一个孩子这样的幸福感,他就有了幸福的根基,这个远比刷题来得重要,“未来不属于只会刷题的人,未来属于能创新的人。”

他表示,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走创新之路,很重要的就是实现跨界整合,打开学校的边界,让学生到实验室去、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学习锻炼。要开设创新的课程,建设创新的课堂,开展创新的活动,要培养创新的文化,最终培养创新人才。

提取学生需求创构五大书院课程

重庆两江新区华师中旭学校校长陈珍国以《共育课程创构:从需求端到供给端的应答》为主题,分享了学校在家校社共育种进行课程重构的实践探索。

“连接家长、学校、社会的纽带是什么?我们觉得是课程。”陈珍国说,学校培养的是能够创造未来的卓越人才,他们应该具备“五维”特质,即具有中国心、具有全球观、具有创新力,具备美好心灵和强健的体魄。

学校创构了支持学生“五维”目标实现的“五大书院”课程,实现对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合,形成的是面向未来的百分百课程体系,指向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的价值追求。

“我们通过有效的方式调研,提取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接着进行需求发布,家校社协同,共同来创构这个课程。”创构课程中,国家课程是主体,把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转化到学校课程创构当中来,使得校本课程跟它彼此协同、彼此支持、彼此补充。

“五大书院”课程除了国家课程以外,还要通过合作开发、自主开发、引进改造的形式来完善,给学生提供有效供给。

家校社共育为首、为要

“育人是核心、协同是关键、机制是保障。”重庆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在开幕式上表示,下一步,市教委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注重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学校在协同育人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构建面向未来的家校社育人新生态。

首先,树立现代化协同育人的新理念。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科学教育观念,增强协同育人的共识,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同时,重塑现代化协同育人的新体系。家校社共育“共”为首、“育”为要,市教委将助推形成学校主导、家长主责、社会支持的“三位一体”教育共同体,开拓全方位、全链条、全流程、全覆盖的重庆协同育人新蓝图。

此外,增添现代化协同育人的新动能。创新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家庭教育与学校的指导,同时,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协同育人阵地桥梁纽带的作用,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