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3月份以来,国家、省、市先后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在全省、东北三省乃至全国人口负增长的大背景下,沈阳市以914.7万常住人口数量实现逆势增长,较2021年年末增加2.9万人,较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增加7.7万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比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会发现,近年来沈阳市常住人口持续稳定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外来人口流入带来的增量,并且流入人口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一个人选择一座城市的理由,由“钱袋子”“车轮子”“菜篮子”“暖屋子”等这些关于获得感、幸福感的具体表达组成。在对包括教育、安全、交通、就业、居民收入、生态环境、医疗健康、生活品质、城市吸引力等9个领域的一级指标以及上百个二级细分指标的考核下,2022年,沈阳市当选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具有幸福感的城市,不仅是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更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口数据的逆势增长,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口持续流入、扎根落地,正成为“幸福沈阳”的最好注解。
1
2022年沈阳人口持续正增长
“没想到沈阳的人口这么多了”“春节去趟老北市,才知道沈阳人是真多”“‘五一’来了才知道,沈阳让人眼前一亮,必须为沈阳‘代言’”……
记者观察到,4月6日《2022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之后,关于沈阳人口变化的数据,引发了全国网友的广泛关注。一反此前网络上所谓“东北留不住人”的论调,不少网友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侧面印证了沈阳的发展变化,以及整座城市对人的吸引力。
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沈阳市常住人口为914.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77.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4.99%;乡村人口137.3万人,占15.01%。
与自身比:较2021年年末增加2.9万人;较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增加7.7万人。
记者查阅相关数据看到,沈阳市人口变化趋势,在过去两年实现了对全省、东北、全国人口趋势的逆转。
全省情况:2022年末,辽宁省常住人口4197万人。较2021年年末减少32.4万人;较“七人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减少62万人。
东北三省情况:2022年末,东北三省常住人口9643.7万人。较2021年年末减少86.1万人;较“七人普”数据减少207.8万人。
全国情况: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较2021年年末减少85万人;较“七人普”数据减少3万人。
把时间轴抻长会发现,沈阳市常住人口在过去数10年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增长的状态。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沈阳市常住人口为720.37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沈阳市常住人口为810.62万人。此间10年,沈阳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19%。
到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沈阳市常住人口跃过900万大关,为907万人。此间10年,实现年均1.13%的增长率,居东北各城市首位,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2
“青壮年”外来人口是硬核标签
权威数据公布之后,不少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沈阳增长的人口从何而来?
在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一家金融机构总部内,高管周先生给记者讲述了他的“双城记”。作为从北京引入沈阳工作的金融人才,周先生已经成为沈阳的常住人口,由于平时工作繁忙,最多每月只能抽一个周末的时间回北京看看家人。“在公寓住、在食堂吃饭,平时跟同事出去聚聚餐什么的,周边热热闹闹应有尽有,在沈阳工作生活很舒适。”在这家机构总部内,90%以上的管理人员都像周先生一样是从外地来沈工作的。
细心的沈阳人会发现,身边持不同地区口音的人越来越多。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在人口统计方面,增长分为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大类。自然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而引起的增长,机械增长是由于人口迁入和迁出而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化。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沈阳市的自然增长率为负,因此人口增长主要依靠机械增长,也就是外来人口流入。
市统计局负责“七人普”工作的相关人士介绍,沈阳市常住人口中的外来流动人口规模超过了205万人,并且以青壮年人口为主。从年龄结构来看:14岁及以下人口占8.80%,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79.79%,60岁及以上人口占11.41%。
如果展开一幅流入沈阳人口的户籍地地图会发现,除了东北三省,外来人口的户籍地遍布全国各地:内蒙古、山东、河南、河北、安徽、贵州、江苏、四川等省、自治区的外来人口在沈阳市的规模均在2万人以上。同时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每座城市也都有数千位户籍人口流入沈阳。
3
“鱼和熊掌都能兼得”的地方
经济学中有一个术语叫“用脚投票”,是指资本、人才、技术流向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公共服务的行政区域。在城市人口变化中,“用脚投票”其实是一个人对一座城市认可度最直观的表达。
很多人不禁要问,人口流向沈阳的原因是什么?从超过205万外来人口自己填报的原因来看,工作就业为外来人口进入沈阳市的主要动力,在全部外来人口中,因工作就业流入沈阳市的外来人口占29.83%,排在第二、三位的原因分别是搬家、学习。
如果把工作、搬家、学习这三个关键词转化一下,对应的,则分别是事业、生活和教育。
记者连日来采访了10余位选择在沈阳安家的年轻人,这个城市既能给他们事业,又能给他们生活,更不用担心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是为数不多“鱼和熊掌都能兼得”的地方。
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口流入,有利于沈阳创造价值、挖掘自身创新能力,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大的活力。就在4月20日,经济学家任泽平团队对300余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选取人口规模结构、经济实力、产业创新、医疗、教育等21个指标进行分析后,公布了2022年中国城市发展潜力50强名单,沈阳市名列东北各市首位。
数字沈阳
产业基础雄厚:在国家41个工业大类,沈阳拥有37个,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新材料、机器人等领域,拥有一批比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市场主体有活力:全市有各类市场主体112万户,有科技型企业1.5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4200多家。
科研实力强劲:有高等院校45所,独立科研机构57个,居东北地区首位。
现代服务业优势明显:正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公共服务配套优越:全市医疗卫生机构5103个;普惠性幼儿园1294所,占比达到83.9%。
4
“幸福城市”沈阳实至名归
采访中,记者听到了一个叫“幸福感”的高频词。幸福感是一个抽象名词,因人而异,却在无形中深深嵌入每一位城市居民的生活之中,成为一座城市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居于C位的竞争力。
先后在广州、北京工作生活过的通信工程师刘宇近日决定落户沈阳。他说,让他下定决心的首先是一份待遇优渥的工作,以及沈阳这座国家“千兆城市”“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为通信人才提供的广阔发展前景,更重要的是综合考量后的幸福感。
刘宇说,以买房安家为例,沈阳带给他的幸福感要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奥体中心附近一处141平方米、三室两厅的房子,价格是189万元。工作这些年积攒了100万元,准备付89万元的首付,剩余100万元办理30年期贷款。目前沈阳首套房贷利率是3.8%,每月还款约4660元,是月收入的1/3左右。
在广州或北京工作时他也去看过房子,预算是500万元,只能买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三成首付是150万元,要跟父母借50万元。剩余350万元办理30年期贷款,利率最低4.2%,每月还款约1.7万元,是月收入的2/3左右。
所谓“安居”方能“乐业”。记者在全国住房市场监测指标中选取了15座副省级城市3月份的住房挂牌均价,同时根据第三方招聘平台发布的今年一季度15座副省级城市招聘岗位平均工资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以每月工资收入可购买的住房面积这一极具性价比的指标来衡量,沈阳排名全国15座副省级城市的前三位。
离开沈阳去上海读书时是一个人、回到沈阳是一家三口的田先生,也提到了幸福感这个词。“在外学习、工作多年,后来结婚生子,每天上下班在路上需要将近3个小时,更重要的是考虑到两岁孩子的教育问题,决心回来。”
周末在长白岛森林公园小动物区遛娃的田先生告诉记者,如今他把家安在了长白岛。小区里环境优美,街头遍布口袋公园,稍走几步路就到了浑河岸边,家门口商场、购物中心、社区书屋等设施十分齐全,生活在沈阳很舒心。孩子有个头疼脑热,随时能给社区配备的家庭医生打电话咨询,需要就医的话开车10分钟就能到盛京医院。更重要的是这里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资源均衡,公立幼儿园一个月的园费只有950元。
田先生认为,沈阳的“幸福城市”头衔实至名归:丰富的教育、医疗、文化、交通资源丝毫不弱于一线城市,而在生活品质、生态环境和发展潜力等方面,更有“力压”一线城市的态势。
2022年6月从沈阳工业大学毕业的小杨所体会到的幸福感,则是由这座城市带给他的无数细微的温暖汇聚而成的。小杨的老家在山西运城,毕业后留在沈阳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他确定下来到沈阳这家公司工作后,自己因为一些原因暂时不能离校,但又急需在公司周边租个房子。
“记得当时公司所在的社区党委主动联系企业送服务,公司就把我想租房的事儿说了一下,没想到社区马上派专人跟我对接,帮我联系中介、寻找房源,很快就找到合适的房子了。社区还主动提醒我办理大学生留沈工作生活补贴等,虽然都是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儿,但这座城市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有归属感。”小杨说。
说到一座城市如何给人带来幸福感,可能并不只是修宽的马路、高耸的建筑、不断上涨的经济数据所给予的,而是这些与日常所需相关的点点滴滴的积累。
5
向“千万人口之城”奋跃奔跑
值得关注的是,《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提出,2023-2025年,沈阳将聚焦实现“三个一”的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口规模突破1000万人。“三个一”目标相辅相成,最终落脚点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人民幸福安康”。
近期,各部门接续密集出台政策,多角度、全方位协同发力: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聚则人口聚。沈阳具体提出了建设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做优做强现代建筑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食品工业大市、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加强质量标准品牌建设等9项重点举措。2025年,汽车制造等8大重点产业链规模达到1万亿元以上,航空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链达到5条以上。
吸引、留住年轻人就是赢得了城市的未来。2022年,沈阳市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毕业生11.4万人,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毕业研究生2.0万人。而当年共有15.2万名学子来沈、留沈,为沈阳振兴发展储备了良好的人才资源。本月,沈阳制定出台《沈阳市吸引集聚高校毕业生“莘莘学子逐梦沈阳”专项行动若干政策措施》,推出30条具体举措,计划3年吸引50万高校毕业生来沈创新创业。
与此同时,《沈阳市发放三孩育儿补贴实施方案(试行)》近日出台。方案提出,对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3个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止。
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宋丽敏表示,作为全国首个出台此类政策城市,释放了鼓励生育、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积极信号,将对提升沈阳生育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在鼓励高校毕业生留沈和吸引外流人口回流的政策方面,力度也非常大。可以说,沈阳正在打出一套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吸引外来人口的“组合拳”,这座“幸福之城”正在向“千万人口之城”奋跃奔跑。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刘洋/文 主任记者 李浩/摄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年轻人口逆势增长正成为“幸福沈阳”的最美注脚
热门看点:微信收不到文件咋回事(微信收不到文件)
2脚世界波,1-1!欧冠19亿对决:哈兰德隐身,瓜帅0换人 世界速看料
effort可数吗_effort是什么意思-天天速递
资讯推荐:法媒疯狂更新梅西下家动向,确认3年合同加盟沙特,梅西
机械化移栽率达100%!新疆玛纳斯番茄移栽全面开始|天天报资讯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短期内难以调整|环球聚看
世界微速讯:世界卵巢癌日丨卵巢癌治疗进入慢病管理时代
当前热议!美军出动33辆车盗运叙利亚石油 持续掠夺资源被斥“土
当前观点:kva和kw怎么计算_kva与kw的换算公式
明光市举办抺山庙会民俗文化节-世界动态
快资讯丨打脸来得太快!古特雷斯:不允许美元被人民币取代,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