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正文
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主要经济体通胀回落存不确定性,凸显中国资产避险属性
来源:第一财经作者:洞察网2023-03-18 12:34:39


(相关资料图)

“近期美欧个别少数银行业机构暴露出的风险表明,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快速调整在产生外溢效应的同时,也存在内因影响。”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3月18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年会上表示,过去长期低利率环境使部分金融机构习惯于在利率低波动性环境下摆布资产负债,缺乏对利率短期、大幅波动的预期和敏感性。

宣昌能认为,是硅谷银行的资产负债特征使其对利率变化更为敏感并最终引发风险。他说:“从目前情况看,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短期内能否明显回落还存在不确定性,继续保持较高利率水平也可能对银行业等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造成不利影响,这些都增大了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的‘两难’甚至‘多难’。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对这些重要宏观变量的变化十分敏感,由于不确定性、不稳定因素增多,未来全球财富管理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大。”

宣昌能表示,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中国市场的开放、稳定与发展,给世界提供了多元化的机遇与选择。

宣昌能说道:“坚定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增长稳中向好,并形成了难得的低通胀经济环境。面对近年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利率水平大幅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国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并没有简单的跟随,而是‘以我为主’,从本国宏观经济状况出发自主决策,保持利率水平与潜在经济增长的要求相匹配,不使货币政策偏紧,也不搞‘大水漫灌’和过度刺激。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理事长、中国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同样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会议中表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我们正在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包括两会后新设立的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优化和调整监管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定位。”楼继伟指出,我们将继续与各国的金融监管合作,共同防范化解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近年来,中国的利率水平总体比较平稳,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并且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增强,在稳定经济大盘提供充分支持的同时,也形成了有利于稳定通胀、稳定预期的货币金融环境。在过去5年里,中国的CPI总体稳定,平均涨幅为2%。去年的CPI涨幅就是2%。

宣昌能表示,中国先后推出40多项对内、对外金融开放措施,大幅放宽了金融服务的市场准入。中国债券先后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和富时罗素等全球三大债券指数。到去年底,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资产余额为9.6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1.2倍,其中股票和债券的规模分别为3.2万亿元和3.5万亿元。境外发行人累计在我国债券市场发行“熊猫债”6300亿元人民币,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债券市场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反映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金融市场持续扩大开放的信心。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这是在商品和要素流动性开放基础上更为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也表明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维护多元稳定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的决心。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逐步恢复和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宣昌能表示,中国金融资产的投资属性和避险属性也会更加凸显。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