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正文
课本背后的纸上博物馆-世界消息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作者:洞察网2023-03-08 09:06:29

自去年参与作家陈渡风“哦,他们是这样的——探秘课文作者的故事与手迹”丛书的印前审读工作以来,我就一直期待能够拿到这套书。有人评价这套书是“课本背后的纸上博物馆”,我深以为然,用“博物馆”3个字形容这套书再适合不过了。


【资料图】

一是“博”。不算厚的4本书却是一个广博的世界,这套书囊括了统编教材中大部分近现代涉及的作家。他们的作品被选入教材,但他们的生平资料却不丰富。记得2012年教《走月亮》一课时,不少学生想读更多吴然的散文,但当时互联网上很难找到吴然的资料,教参上也没有详细介绍。这次在“哦,他们是这样的——探秘课文作者的故事与手迹”丛书中看到“吴然——永远的少年”篇章,我立刻拍给曾经的学生,他们竟然还记得当时我们根据一篇课文推测吴然的成长经历、阅读经历的事情,没想到多年后这套书给我们当初的举动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现在,《走月亮》一文依然在四年级教材中,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到吴然的资料,但当我把这套书拿给学生时,他们看到吴然的手迹《飞机上》后,对《走月亮》那清新唯美的词句和散文中清澈柔和的景物便有了更深的理解。

将时间倒推到我上中学时,语文老师讲过一篇散文《我的空中楼阁》,作者是李乐薇。那时互联网还不发达,想了解一篇课文背后的故事像翻越群山一样难。而这套书呈现出每篇课文作者的生命历程、亲笔尺牍,以及对青少年的寄语,将读者引向一个个鲜活、有质感的世界。

二是“物”。古人讲“格物致知”,我以为“物”在于其客观、真实,在于其经得住多维度的审视。初读此书,一望便知书中所示是极具价值的真迹、尺牍。陈渡风20年来多方收集,最终把他的藏品与读者共享。见字如面,如果懂一点笔迹心理学,还可以通过字体的大小、压笔的力度、转折的方圆解读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性格特点。

该套书的每一章节还有一则与课文作者有关的故事,其中诗人臧克家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臧克家上幼儿园时,他看到其他小朋友害怕上幼儿园,便在兜里装上糖果送给小朋友,以此拉近距离,而后进行抚慰。臧克家的故事不仅打动了我,还让我对教育的理解更深一层:教育学生时,我要做的不是占据道德制高点,而是想办法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然后再做疏导工作。

三是“馆”。“馆”既是寄存、展览的场所,也是保护文物的屏障。不难想象,如果陈渡风没有及时收集,那么年长日久,这些作者的手书很可能就随着时光灰飞烟灭了。陈渡风通过20年觅迹寻踪、千般核对,呈现给读者这样一套内容丰富、真实而又充满童趣的读物,正是把这些光芒万丈的文物保护起来的过程。

通过这套书,孩子可以对经典著作按图索骥地寻找、阅读,进而深入理解教材。再翻一遍这套书,更羡慕现在的孩子能看到这样一套“课本背后的纸上博物馆”……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海淀区翠湖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03月08日第9版

作者:张 波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